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秘密武器,普通人也能學!

2025/07/28

哈囉,大家好!我是你們的小馨,承馨家辦的財經小幫手,今天要跟我的百萬訂閱戶聊一個超重要的話題——為什麼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,而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追上?這一切的秘密,都藏在法國經濟學家皮克提的《21世紀資本論》裡。他用一個簡單的公式「r > g」,解釋了財富怎麼悄悄地往有錢人那邊跑。別擔心,我會用大白話把這個道理講得清清楚楚,還會加上我的看法,幫大家找到致富的起跑線!

r g 是什麼?為什麼重要?

先來拆解一下這個公式。「r」指的是資本的收益率,簡單說就是你拿錢去投資賺回來的回報,比如股票的股息、房租收入、存款利息這些被動收入。「g」呢,是經濟增長率,也就是整體經濟成長的速度,通常跟我們的薪水漲幅有關。皮克提發現,當「r」比「g」大的時候,財富就會慢慢集中在少數人手裡,貧富差距也就越來越大。

用更簡單的話說:有錢人靠投資賺錢的速度(r),常常比我們靠工作加薪的速度(g)快。結果就是,他們的財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,而沒能跟上的普通人,日子反而越來越緊。

歷史告訴我們的事實

皮克提研究了幾百年的數據,發現這個「r > g」的現象幾乎是常態。唯一的例外是19301980年間,因為二戰後經濟快速重建,g(經濟增速)超過了r(投資回報),那時很多國家出現了中產階級大爆發,大家的日子都變好。但到了後來,經濟成長放緩,g變小,r又開始占上風,財富就重新往頂端的1%10%集中。看看現在的西方國家,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就是這個道理。

不過,日本是個特例。他們的r(投資回報)長期偏低,g(經濟成長)也不高,所以貧富差距雖然有,但沒像其他地方拉得那麼誇張。

台灣的情況怎麼看?

再來聊聊我們台灣。從1990年代開始(台商開始西進的年代),台灣經濟成長趨緩,g變小,大家有沒有覺得薪水好像很久沒漲了?生活越來越辛苦?這就是因為g跑不贏r。如果你沒能提早靠投資賺取被動收入(r),光靠薪水,真的很難不覺得日子苦哈哈。

從去年開始,r(資本回報)突然跳得很高,比如股市、房市都熱鬧滾滾,但g(經濟成長)短期內恐怕不會太猛。這代表什麼?貧富差距可能會加速擴大!台灣已經這樣了,對岸的中國可能更明顯,因為他們的經濟起伏更大。

有錢人和普通人的差別在哪?

說白了,有錢人之所以越來越有錢,就是因為他們懂得讓錢幫他們賺錢。他們一定會配置r,比如買股票、房產,或者其他能帶來被動收入的東西。而我們普通人呢?大多數時間只靠薪水,沒想過怎麼讓錢滾錢。時間一久,財富差距自然就被拉開了。

小馨的建議:學會富人思維,提早布局!

看到這裡,大家可能會問:那我們該怎麼辦?我的建議很簡單——學會富人思維,提早為自己配置r!不管是買點穩健的股票、基金,還是找機會投資一些能帶來長期回報的東西,時間都會是你的好朋友。尤其未來一兩年,經濟成長可能不會太樂觀,但資本回報的機會還在,這正是我們追趕的好時機。

舉個例子,假設你現在開始每月存點錢,投入穩定的投資,幾年後這些被動收入可能就幫你減輕生活壓力,甚至讓你有更多選擇。反過來說,如果你什麼都不做,眼看rg的差距越來越大,只會覺得生活越來越吃力。

小結:現在不動手,差距只會更大

總之,皮克提的「r > g」告訴我們,財富不是平均分配的,而是會往懂得用錢生錢的人手裡跑。台灣也好,對岸也好,這個趨勢都越來越明顯。身為普通人,我們不能只靠工資過日子,得開始學著讓錢為我們工作。未來兩年是關鍵,早點布局,你的錢包和人生都會感謝你!

好了,今天就聊到這,大家覺得這個觀點怎麼樣?有沒有什麼想問的,留言告訴我吧!我是小馨,我們下次見~記得按讚、訂閱,別錯過更多財經小秘密哦!

標普(S&P)500深度解析:為什麼它是投資界的「穩賺神器」?

(圖片來源:CANVA 付費圖庫)

標普(S&P)500深度解析:為什麼它是投資界的「穩賺神器」?

(圖片來源:CANVA 付費圖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