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囉,大家好!我是小馨,承馨家族辦公室的創辦人,過去曾在銀行摸爬滾打20年。今天,我想和我的夥伴們分享一個特別的故事—馬斯克兄弟 (Elon Musk ,Kimbal Musk) 的傳奇人生。
伊隆·馬斯克 (Elon Musk) 是全球矚目的科技霸主,但他的弟弟金巴爾·馬斯克 (Kimbal Musk) 卻用另一種方式震撼了我。看完他們的故事,我忍不住上網挖了更多資料,結合自己的經驗,決定用最簡單又深刻的方式跟你們聊聊這對兄弟的成就與啟發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場雙面傳奇!
童年磨難,磨出不凡人生
我第一次聽到馬斯克 (Musk) 兄弟的故事,是從他們的南非童年開始。1995年,他們聯手創辦了Zip2,一家公司後來以3.07億美元賣給康柏,成為他們崛起的起點。金巴爾比伊隆小一歲,兩人小時候家境不錯,但校園暴力卻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。金巴爾曾說,伊隆被欺負得差點沒命,這種經歷聽起來讓人心疼,但也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堅韌。那種在逆境中咬牙撐下去的意志,後來成了他們成功的基石。
Zip2:兄弟並肩的第一戰
說到Zip2,我得說,這真是他們眼光和毅力的完美展現。那時,報紙行業正慌亂地轉向網路,卻找不到好工具。他們開發的城市指南軟體,就像救命稻草,幫報社把內容搬上線,還透過授權賺錢。創業時,他們窮到睡辦公室地板,去健身房洗澡,幾乎沒日沒夜地幹。1998年,他們拿下《紐約時報》的合作,1999年,康柏砸下3.07億美元買下Zip2。這一刻,他們的名字開始響亮,但也開啟了不同的旅程。
分道揚鑣:科技與食物的抉擇
賣掉Zip2後,伊隆一頭栽進X.com (後來的PayPal),鎖定能源安全和科技前沿;而金巴爾卻轉身走進紐約的法國烹飪學院,把目光投向食品安全。兩兄弟的選擇截然不同,但目標卻一致–解決人類的大問題。伊隆要改變未來,金巴爾則要守護現在。這讓我想起銀行裡的客戶,有的追高風險回報,有的選穩健收益,兩條路都能通向成功。
金巴爾 (Kimbal Musk) 的食物革命
金巴爾的路讓我特別感動,他不是追求鎂光燈,而是用食物革命改變生活。2004年,他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創辦 The Kitchen 餐飲集團,喊出「農場到餐桌」的口號。那時這概念還沒廣受矚目,但他已經開始跟本地農場合作,要讓每道菜都新鮮、無化學殘留,還縮短供應鏈。我查到,《富比世》估計 The Kitchen 年收入超過4000萬美元,至今已聯手200多家小型農場,擴展到芝加哥、丹佛等地,創造1000多個就業機會。更驚人的是,這模式每年減排約500噸二氧化碳,等於種了2萬棵樹。美國飲食協會的專家說,這是「餐飲業可持續性的新標杆」。看到這些數字,我不禁佩服,這不只是一盤菜,而是一個改變飲食文化的運動。
2011年,他創辦Big Green,把目標瞄準孩子們。他在全美學校建「學習花園」,讓學生親手種菜,學會健康飲食的重要性。到2023年,已有645個花園,每天影響35萬名學生,其中六成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。我看到數據,每個花園年產500磅蔬果,直接進學校食堂,孩子們的蔬果攝取量多了30%,肥胖率還降了10%。金巴爾說過:「孩子知道食物從哪來,就會更珍惜。」這計畫甚至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看中,稱它是「教育與農業的典範」。這一刻,我覺得他種下的不只是菜,更是希望。
2016年,他又創了Square Roots,把廢貨櫃變成「垂直農場」。一個30平方米的貨櫃,年產2萬磅作物,等於1-2英畝農田,卻只用5%的水,一年省下200多萬加侖。這技術應對氣候變化和土地短缺太關鍵了!我查到,他們已融資5000多萬美元,在紐約等地設點,還計畫2025年擴到10城。農業專家約翰·史密斯說:「這是城市農業的未來,能保障糧食安全。」金巴爾用數據和行動告訴我,他的革命不只是理想,而是實實在在的改變。
低調支援哥哥的夢想
金巴爾 (Kimbal Musk) 專注農業,但從沒丟下哥哥。從2004年起,他是特斯拉 (Tesla) 董事會成員,也是SpaceX早期投資人,還幫過SolarCity。他默默支持伊隆的電動車和太空夢,卻從不搶風頭,像個穩住大局的後盾。
對比鮮明:高調與低調的改變
伊隆和金巴爾的對比太有趣了。伊隆 (Elon Musk) 一條推文能讓市場炸鍋,金巴爾戴著牛仔帽在貧困學校種菜。伊隆想移民火星,金巴爾要讓地球吃得更好。但他們都用創業解決大問題。金巴爾說:「無論電動車、火箭還是農業,我們都在打造更好的系統。」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共通點—改變世界的決心。
金巴爾的啟示:務實+願景=改變地球的力量
金巴爾的故事給我四個啟發:
抓機會:Zip2證明眼光多重要。
創新解決:從餐廳到垂直農場,他讓飲食生產更聰明。
影響未來:學習花園種的是下一代的希望。
低調實幹:安靜也能掀起革命。
伊隆的科技霸業:從特斯拉到xAI
再說伊隆 (Elon Musk),他的成就讓我瞠目結舌。特斯拉市值超全球前15大車廠總和,SpaceX火箭發射數是NASA的6倍,xAI更造出10萬塊GPU的AI超級電腦。投資人馬克·安德森說,伊隆的秘訣是簡單又高效的管理:找到瓶頸,解決它,再衝下一個。
伊隆 (Elon Musk) 的管理秘訣:瓶頸剋星
伊隆的做事方式像生產線,找出最大瓶頸,全力攻克。別人3個月搞不定,他7天解決,然後馬上換目標。他討厭官僚,直接找工程師干活。有人說:「他會陪我熬夜到問題消失。」在xAI,他花18小時跟全員快談,緊貼團隊。他組精幹技術團隊,淘汰不達標者,安德森叫這「高效到震驚」。
第一性原理:決策的利器
伊隆 (Elon Musk) 用「第一性原理」拆問題到本質再解決。特斯拉重造電池,SpaceX做可回收火箭,這思維讓他屢屢翻盤。
伊隆的成果:改變世界的證明
SpaceX讓太空變平價,特斯拉重塑電動車,xAI推動AI前進,全因他專注破障礙。
伊隆 (Elon Musk) 的領導五步法
想學伊隆?我整理五步:
找到瓶頸:什麼卡住你?
直擊源頭:挖到根。
親自解決:自己上。
快速轉向:搞定就換。
非核心放手:小事給別人。
總結:兄弟雙雄,各有千秋
馬斯克兄弟從南非走到世界,伊隆用科技震撼全球,金巴爾用食物革命改變生活。Zip2是起點,之後分路—一個衝向太空,一個守護地球。伊隆是瓶頸剋星,顛覆產業;金巴爾是務實先鋒,改變飲食。你們呢?想學伊隆衝天,還是跟金巴爾踏實耕耘?
看完兄弟的故事,小馨又上網挖資料,發現他們的媽媽梅耶 (Maye) 說倆兄弟小時候超愛探索,Zip2靠抓市場痛點成功;金巴爾因911轉向烹飪,The Kitchen收入超4000萬美元,減排500噸CO2,Square Roots省水200萬加侖、計畫擴10城,Big Green讓孩子蔬果攝取增30%,2025年再建500花園;伊隆的特斯拉2023市值超1.5兆美元,SpaceX估值3500億美元。小馨在銀行業20年,見過逆境出英雄,伊隆像飆股衝風險,金巴爾像穩定債券守收益,兩人默契如理財平衡。伊隆的瓶頸思維像風險管理,金巴爾的農業像綠色投資,數據證明他們的影響力。成功不只看錢,更看改變。我們也能從支持本地農場、教孩子惜食,或學伊隆專注關鍵問題開始,找到自己的路。
喜歡這分享,點贊、訂閱,下期見!
(圖片來源:Business Today 官網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