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追求突破的朋友們大家好!我是小馨,承馨家族辦公室的創始人。經過20年的銀行經驗和接觸無數企業家後,我深知一件事:真正的創新者不是靠模仿,而是靠回歸本質的思考方式。今天,我要和大家深入剖析一種足以改變你職業生涯的思維模式:第一原理思維。
什麼是第一原理思維?真正的定義
在探討馬斯克的案例前,讓我們先明確「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」的真正含義。
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)思維是指回到事物最基本的真理出發,而非依賴類比或經驗法則。如馬斯克所言:「類比思維是說:”別人都這樣做,所以我們也這樣做。” 但第一原理思考是回到最基本層面:這件事的最根本真理是什麼?從這個真理出發,能得到什麼?」
這聽起來很哲學,但實際上卻是最務實的思考方式。
馬斯克如何用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)思維創造奇蹟
從我多年分析全球頂尖企業家的經驗看,馬斯克的成功並非偶然,而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必然結果。讓我們看看他如何運用這種思維改變了多個行業:
1. 特斯拉 (Tesla) 電池革命:從成本結構解構
傳統思維:電動車電池太貴,電動車註定是小眾產品。
馬斯克的第一原理分析:
― 電池的基本組成是什麼?(鋰、鈷、鎳等元素)
― 這些原材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?
― 電池生產的實際最低成本是多少?
結果發現:電池組的原材料成本僅占成品價格的20%左右。其他成本來自低效的供應鏈和小規模生產。
執行策略:建立超級電池工廠(Gigafactory),實現規模化生產,重新設計供應鏈。
結果:特斯拉電池成本從2010年的約$600/kWh降至現在的不到$100/kWh,使電動車邁向平價化。
2. SpaceX的火箭革命:重新定義「可能性」
傳統思維:火箭發射昂貴且必須一次性使用。
馬斯克的第一原理分析:
― 火箭的原材料成本實際只有總成本的2%
― 關鍵問題:為什麼火箭不能像飛機一樣重複使用?
― 技術障礙是什麼?(著陸控制、熱防護等)
執行策略:專注解決垂直著陸和快速重複使用的技術挑戰。
結果:Falcon 9火箭實現了可重複使用,將發射成本從傳統的$6500萬/次降至約$1500萬/次,衛星發射成本降低了約70%。
3. 隧道建設(The Boring Company)革命:質疑「不變真理」
傳統思維:隧道挖掘天然昂貴且緩慢。
馬斯克的第一原理分析:
― 隧道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什麼?
― 挖掘機效率的物理極限是什麼?
― 哪些流程是真正必要的?
執行策略:重新設計鑽探機,簡化流程,同時挖掘與隧道加固。
結果:The Boring Company將隧道建設成本從傳統的1-2億美元/英里降至約1000萬美元/英里。
根據我對全球創新企業的研究,馬斯克並非唯一使用這種思維的人,但他無疑是將其運用到極致的代表。
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運用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)思維?
作為財經老兵,我發現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)思維同樣適用於投資、事業發展和個人成長。以下是我總結的四個實用技巧:
1. 連續問「為什麼」五次
連續提問能幫助你穿透表象,觸及問題本質。
例如,分析投資表現不佳時:
― 為什麼這個投資回報率低?
― 為什麼成本結構如此高?
― 為什麼市場進入門檻這麼低?
― 為什麼競爭格局在惡化?
― 為什麼行業基本面正在改變?
通常第五個「為什麼」會讓你發現真正的核心問題。
2. 系統性拆解隱藏假設
每個行業都有「約定俗成」的做法,而這些往往隱藏著突破機會。
例如,當面對「金融服務必須通過銀行提供」這種說法時:
― 誰制定了這些規則?(監管機構)
― 這些規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?(風險控制)
― 現在這些原因還完全成立嗎?(數位技術為風險控制提供了新方法)
這正是金融科技企業顛覆傳統銀行的思考路徑。
3. 從零重建思考模型
想像你是第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人:
― 如果沒有任何歷史包袱,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是什麼?
― 如果所有資源可以重新配置,你會如何設計?
這種「零基礎思考」能幫助你擺脫現有框架的限制。
4. 專注基本單位分析
將複雜問題拆分為基本要素:
― 時間成本:每個環節真正必要的時間是多少?
― 物質資源:核心原材料實際價值是多少?
― 信息流:決策所需的基本信息是什麼?
實戰案例:重新思考財富管理
讓我分享一個我在財富管理領域運用第一原理的例子:
傳統思維:「高凈值客戶需要複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」?正確嗎?
第一原理分析:
1. 客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(財務安全、增長、便利性、隱私)
2. 傳統解決方案的哪些環節是必要的?
3. 數位技術如何重構這些服務?
4. 成本和效益的最佳平衡點在哪裡?
通過這種分析,我們在承馨家族辦公室開發了一套簡化但更有效的資產配置模型,降低了70%的管理成本,同時提高了客戶的長期回報率。
如何培養第一原理思維的習慣
根據我的觀察,以下習慣能幫助培養第一原理思維:
1. 刻意質疑共識:當大多數人認同某事時,這正是你應該提問的時候
2. 跨領域學習:不同領域的基本原理常能相互啟發
3. 做思想實驗:培養「如果…會怎樣」的思考習慣
4. 拒絕「這是行業慣例」的解釋:慣例往往是創新的最大敵人
總結: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)思維的真正價值
從分析全球頂尖企業家的經驗來看,第一原理思維並非僅適用於科技創新,而是一種解決任何複雜問題的通用工具。無論是管理團隊、投資決策、還是個人職業發展,這種思維都能帶來突破性結果。
馬斯克的成功告訴我們:在一個變化加速的世界,最穩固的競爭優勢不是經驗(經驗可能基於過時的前提),而是回到基本原理的能力。當你能從最基本的真相出發,重建解決方案,你就有可能發現別人忽視的機會。
第一原理思維的核心在於:不是問「我們能做得更好嗎?」而是問「我們能徹底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嗎?」
我相信,掌握第一原理思維的人,無論身處哪個行業,都能在未來的變革中找到自己的機會。因為當大多數人被困在「這就是事情運作的方式」時,你已經在思考「事情運作的基本原理是什麼,以及如何重構它」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,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想法,歡迎在評論區留言!別忘了訂閱我們的頻道,下期我們將分析巴菲特和查理·芒格如何運用心智模型進行投資決策,敬請期待!
#承馨智富 #第一原理 #馬斯克 #創新思維 #財富管理
(圖片來源:YouTube頻道-My Idol Elon)
